店铺流量不足标签上找原因 老运营的经验分享

作者:电商教父  全文2837字 阅读需10分钟

流量一直是各位商家想抓的一部分,精准流量就更加受到商家的重点关注了,只有流量更精准,转化才会更高。和流量相关的部分很多。这里主要写标签。和精准流量挂钩的就是标签了,权重越高的宝贝系统分配的流量会越多,标签越精准的话,系统根据标签分配的流量就越精准,所以想获取更加精准的流量,标签至关重要。

人群标签

千人千面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依靠大数据及云计算能力,从细分类目中找到买家真正感兴趣的点,从而帮助买家锁定真正的目标客户,实现精准营销。自从千人千面出现以后,“标签”就备受大家的关注。

你们或多或少应该听过人群标签这个词的意义,那么人群标签到底是什么呢?你们有没有看过消费者的画像,男性/女性,什么年龄段消费能力。人群标签的意义是什么呢,比如你是一个卖女装的店铺,那么男性的转化率高不高呢?比如你是一个卖男性衣服的店铺,店铺女性的访客多不多呢?男士的内裤很多都是女性买的,自己买的很少。

这种情况下,店铺里的人群能不能不要这些女性客户呢,当然是不行的。那如果是卖女装的店铺,能不能不要男性客户呢,就不能要了。

为什么一个能要一个不能要呢,不都是对立性别吗。这个时候你可以思考一下背后的逻辑,咱们做店铺,就是把产品卖给会买的人。

直通车矫正人群标签

开直通车为什么会很难,很烧钱呢,因为当你不使用人群标签的时候,会买的人,不会买的人,都可以看到你的产品,钱就是这么浪费掉的。所以人群的标签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会买的人,第二类是不会买的人,我们所谓的优化人群标签,都是尽量的把我们店铺的人群,优化成会买的人的人群标签。

那么在淘宝的千人千面的机制下,淘宝给我们的店铺分配流量,是根据你店铺有什么标签,就给你分配什么客户。假如你是卖女装的,你的店铺女性转化率高,系统就会给你推送女性访客。那么我卖女装的店铺,不想要男性访客可以吗?我希望来的访客都是女性。当然可以,我们可以通过直通车的投放,不对男性进行投放,标签就会发生改变了。一段时间后,人群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把你的店铺的人群精准化,淘宝就会分配给你精准的人群。

给大家分享一个常用的直通车拉精准人群的方法:

首先挑选与产品相符合的二级属性词,比如你的产品是连衣裙女,但它的版型是修身的,就选择连衣裙女修身显瘦这样的关键词,一定要保证所选词的属性与产品相符合。然后打开直通车新建一个计划--把选择的这些关键词出价到有展现就可以了--然后再添加自定义的人群,把符合产品的人群按照客单价+年龄组合好--溢价设置为200%。

然后观察每个人群的点击量,一般达到100左右的时候,收藏加购率高、转化率高的人群溢价提高到300%;收藏加购率高、转化率低的人群溢价降低到100%;收藏加购率低、转化率低的人群直接暂停。通过以上方法,一般一周就可以快速把店铺的精准人群拉回来了。

流量起来后转化率很差

是什么导致流量起来后转化率很差的呢?有的商家就一直不明白,明明自己的店铺每天都在优化宝贝内功,却一直不见效果,转化总是很差。后来才发现是人群标签乱了,简单来说就是系统把宝贝推送给了错误的人群,自己店铺的宝贝被推送给了很多不需要购买这类宝贝的人群,转化当然会差了,接下来教一下大家怎么分析自己的店铺人群标签是否混乱了。

首先打开生意参谋--流量--访客分析--访客对比--日期选择7天

从这里可以看到消费层级、性别、年龄这三组数据,主要横向观察未支付访客数、支付新买家数和支付老买家三个数据。

拿消费层级来说,未支付访客的消费层级是0-45,而支付新买家和支付老买家集中在45-155,这就说明消费层级方面的人群标签有偏差。

接下来是性别和年龄两个维度,对比分析三者人群标签占比是否一致,一致表示店铺的性别和年龄两个标签是精准的,如果占比出现差别较大,说明人群标签存在偏差。通过上述操作可以判断店铺人群是否精准,如果发现自己店铺人群标签混乱,一定要及时优化。

标签精准的店铺可以吸引到更多的精准的流量,会大大减少跳失率的产生,对于成交率和成交量都有良性的促进作用。同时标签精准的店铺要比标签混乱的店铺得到更多的流量,通过优质流量达到转化,再到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店铺标签,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的效果。

S单会导致人群标签混乱吗?

做电商是离不开S单的,大家也都懂的。大家也都知道S单会影响产品的人群标签,会把产品的人群标签S乱。那么S单到底会不会导致产品的标签混乱呢?接下来就跟大家聊一下标签的那些事。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S单?如果你只是单纯的为了做基础的销量和评价,那么S单的影响和后果可以忽略不计。大家S单通常是为了提升宝贝的权重,提升宝贝的免费排名,这样买家搜索关键词时自己的宝贝能有更多的机会展现,从而带来更多的免费流量。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卖连衣裙的,面对的主要是18到35的女性人群,正常情况下这类人群的占比应该是在40%左右。假设你S了1万单到某个关键词上面,但是你的S手,大部分是30到40岁的人群,占比大约是50%左右,那么这个关键词就会有了1万单的权重。但是通过你的S单告诉了系统,你这个产品更受30到40岁的人喜欢,结果会是怎么样的?

先假设这个词是一个大词,比如连衣裙,女这个词,这个词一天的日点击人数大约是18,000,左右,再假设这个词本身有五种人群构成,而各种人群的占比都是占20%。那么你有1万单的权重进入到头部。

不考虑点击率高低的情况下,一般能够拿到1700左右的访客点击,但是你这1700访客里面,系统会根据你的S单权重的构成,再结合关键词本身的人群占比的构成,综合下来给你分配了40%大约是800个左右的访客,都是30到40岁的人群,其他四种人群各占15%。因为你的目标主力人群只拿到了15%的流量,这个词的转化率就很容易会低于行业平均值了,同时你会很直观的感觉你的宝贝转化率很低,感觉人群乱了。

补单打标

各位商家是不是经常会听到各种平台或者什么资源跟你说他们可以补单打标,用他们S单有多么有效,标签也是精准的,又或者是在给你补单的时候问你要不要打标。这其实就是一种让你交智商税的行为,资源顶多可以控制S手的购买途径,比如货比三家,收藏加购,假聊等等。是无法做到模仿真实人群标签的,性别、年龄、消费层级等各方面都是没办法改变的,买家的购物习惯一时半会是改变不了的。还有精S,都是障眼法。

关于标签给大家说几个结论:

1. 蓝海类目不存在标签

蓝海类目的日搜索人气可能都达不到1000,在线商品数可能就只有几百上千个,这种产品千人千面就不存在了。

2. 个别标品类目不存在纯标签

不论你是什么样的群体,比如在购买垃圾袋的时候,买家注重的就只是销量和评价。做标品最好做到前面的排名,排名越靠前越好,因为标品都是差不多的,外观差不多、功能差不多,买家翻来翻去肯定就是选择那个销量和评价好的去购买,不像非标品,买家会翻看很多页面找自己喜欢的款式。

2021-07-01 11:49阅读15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