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补单总是降权?

作者:电商圈那些事儿  全文1515字 阅读需6分钟

很多人喜欢在平台放单或者社区放单。说实话,平台放单也好,社区放单也罢,结果就一个字“死”。

那些地方的S手全部靠S单为生,打开一次淘宝不管浏览多长时间,货比多少家,或者拍下退款啥的动作,在大数据面前,他都是打开一个淘宝100%成交一次,你自己想一下,这样的号总是帮你补单能有好下场吗?

S单降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账号问题,然后是设备问题,其次才是数据问题。设备问题就是一个S手同一个手机不同账号登录的给你S单,这个很好理解,数据问题我就不多说了,很少人犯这样的错误。

如果真的需要补单,建议使用地推资源,这样的资源因为账号问题被查的几率非常小,再配合专业的计划实行,很多标品类目都能很快的出效果。

客单价较高的产品,用一个低价的SKU补单可以吗?

这个问题我碰到过很多人在问,由于天猫扣点导致补单成本非常高,他们就想着用一个低价的SKU来补。怎么说呢,这样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一个细节,就是最低的加权价格是多少。

昨天在群里有个朋友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他的产品价格39.9,但是系统加权的最低价格是22元,他用19.9去补单,像这样的补单方式,补再多也就是增加一个销量排序的权重。完全失去了加权的作用。所以高客单的产品在用低价SKU补单的时候一定要确定自己类目收录的最低价是多少。

补单要注意那些加权点呢

说到这里就要提一下,影响搜索权重的几个要素了:

①店铺权重②宝贝权重③关键词权重④人气权重⑤文本权重⑥人群权重⑦标签权重

这里可能大家模糊一点的就是人气权重,人群权重,标签权重,我简单的说说明一下,如果清楚的朋友可以跳过这个内容

人气权重:浏览量,收藏量,收藏率,加购量,加购率,浏览时长

人群权重:和竞品所共用的人群包中竞争数据,也就是千人千面下推荐流量数据

标签权重:这个标签不是说的人群标签,指的是包邮,7+,极有家,亲宝贝,iFish....这些标签越多单品加权越多。

店铺权重:层级,DSR,违规

宝贝权重:历史累计销量,实时销量/坑产,UV价值

关键词权重:这个我们就明白一个点就好,只要关键词包含了这个词根,就加权。大词加权最强,大词能带动长尾词,补哪个词哪个词加权最强。

文本权重:标题,属性等等

这里我一定要强调一下停留时间,不管是电商平台还是短视频平台,停留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如果这个不控制好,你做再多的准备都白瞎。

补单有没有效果要分为三个情况来说:

一.有流量,没有转化

二.没流量,没有转化

三.有流量,有转化

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

有流量没有转化,这个是因为你关键词的坑产补够了,拿到了权重,同时也是由于标签没有控制好,得到的展现都是泛展现,转化能力差,俗称流量不精准,常见于非标类目,或者吃人群标签的类目。这样的情况要及时付费流量介入,比如直通车来拉精准人群,靠自己补出来的高销量获得高转化。累计精准人群成交从而给自己产品打上精准标签。

没流量也没有转化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就是坑产没有补够,也就是关键词没有拿到权重,没有展现,即没有流量。这种情况非常常见,主要是因为补单的计划没有做好。第二个就是核心关键词没有找对。当然这里我没有说点击率的问题,点击率肯定是有关系的。想这样的情况不多,一般都是有一定的流量的。

最后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情况,有流量,有转化,通过坑产真正撬动了搜索流量。说实话,标品,特别是那些对标签没有太多影响的标品补单是最快的推广方式。比如红糖,标签就是女性,任何年龄段都可以购买的,再就是日用品之类的。这些列类目就不吃标签,只要权重够高,哪怕权重不高,但是销量排序这个维度排名高,也能拿到非常不错的流量。

2021-07-23 17:15阅读14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