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都去哪了?
今天看圈子微信群里,不知道是真吐苦水还是在吹牛皮,有个18年刚开始做电商,就赚了200万。
19年继续做,开年就开始亏,年底一年满打满算也就80万。
有个可能是做C店的,说只要一到活动时期,流量就降下来。
这几天流量和转化都跌的非常厉害。
再一问,基本上天猫月月有活动,有活动就掉,跟每月都要来“大姨妈”似的掉流量,非常稳定,都习惯了。
对于很多新手卖家,或者店铺权重低的中小卖家,应该是能很明显感觉到,淘宝的流量不够了。
别看阿里的数据是一直在涨的,但是狗东和拼多多也在涨,或许重合会很大,但最终,流量或多或少还是会被分流走,加上官方的动作,大多数流量渐渐在向天猫流失,C店很难抓住。
展现流量中心也有变化,大概是70%首页流量、20%搜索流量、10%其他流量。
光做搜索肯定死,原来只做搜索端的人,基本都开始尝试其他引流渠道了。
亲自操作链接的可能会有更直观的感受,上架一个链接,不像以前,上新一开始,流量就会慢慢来;
现在变成了固定第几天,就会起来一次,整个类目,或许也会在某一天集体上涨。
单个链接,大概率会在第四天起流量,类目也会在某一天涨流量,虽然不同类目时间和频率会不一样。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流量其实是被卡了。
而且有时候你会发现,访客流量明明在涨,转化却变低了,排除掉其他原因,不免让人怀疑,是不是可能官方的流量有时候也会注水?
如今整个市场饱和,找的蓝海类目谈何容易,商家只能加强自己本身的运营能力,千方百计的去获取更多流量,说是向淘宝讨流量,不足为过。
不去打开更多引流口子,流量只会越来越少。
风口在哪儿?
2019年是直播带货的元年。
今年做了直播、做了短视频的可能尝到了甜头,不得不说,直播带货这件事,在圈内议论的是真的越来越多了,今年双十一开场1小时03分后,淘宝直播引导的成交就超过去年双11全天。
薇娅和李佳琦直播间的观看人次均超过3000万。
双11当天淘宝直播成交近200亿。
一句“OMG,太好看了吧,买它、买它”让多少女生心甘情愿的剁了手。
直播、视频带货,火了!
各个平台纷纷入场抖音、快手在今年双十一中直播成绩更是可喜。
涌现了一大批带货播主,以抖音牛肉哥为例,我们先不说不说其产品质量好不好,光那一句“把某某的价格打下了”的口头禅瞬间火爆全网,带了一波节奏。
彼时300W的粉丝量,预计GMV(总成交额)可达4亿元。
整个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新的带货模式,硬生生开辟了一条快速清库存、消化滞销的模式,搞得有声有色。
抖音带货点击量
“牛肉哥”的视频许多都是在西班牙当地酒庄拍摄的,用一个词总结就是“供应链内容化”,让消费者产生信任感。
比如说,去年双十一的前二十天每一天发布几十条视频都在说魔力风车这款酒,从产地介绍、跟老板谈价格、工厂开工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拍n条视频来发布。
鲸落
淘宝总裁蒋凡自去年底履新至今,最喜欢谈的大概就是内容。
再进一步,蒋凡只要谈到内容,就会提视频,并且他甚至直言不讳地告诉卖家,未来淘宝上可能90%的内容都是视频的方式来承载。
时至今日,大家对内容电商已经不像一年前那样陌生。抓住机会,如今来看大势所趋,又一个风口,千万别错过了。
今年行情确实不好,昨天马云还说,一天有五个人找他借钱,还有想买楼抵债的。
市场日新月异,在转向新技术、新模式、新需求过渡期的时候,都会淘汰一批人,每到这个大洗牌的时候,只有适应新环境才能或下去,做淘宝的,年年都赚钱的少之又少,总会有不适应,或是错过淘宝每次变革的红利的。
那些不能适应者,总会被淘汰。
难,确实是难! 但先别往坏处想,时逢鲸落,正是机会来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