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做推爆款单的业务,时间几乎被压榨完了,每次和招商谈好合作单以后,紧接着就是验货、发货、素材、预告、过夜、冲榜……
业务刚开始,很多细节我都直接参与,一直没时间写文章,不过最近开始慢慢抽身出来,终于有时间来做一些总结。
我这个业务的逻辑很简单:先召集一批有推单实力的淘客,然后以此为基础,跟招商要55分的爆款合作单,然后再拿给淘客去推,不断滚雪球。
效果怎样呢,我这里有一份所有跑单数据的汇总,刚开始做,比较谨慎,推的单子总共只有15个,有的团队一天发单可能都不止15个。
乍一看还不错,但其实不行,和很多轻轻松松就推几万单的团队相比,还差比较远,而且其中不少单是我刷脸跑出来的,也不具有普遍参考性。
很多淘客心中单子的推广链条是:商家-招商-淘客
但其实目前有部分
单子是这样的链条:商家-招商-
渠道-淘客,我做的就是这个【渠道】角色。
这个定位决定了,我不得不去找那些最有实力的淘客们合作,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在和大团队接触一段时间以后,我发觉他们有一些非常好的思路,想分享几点给大家:
一、提前选好品
最近偶尔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推某个品给朋友,朋友那边说:“老严,不好意思我们明天的发单排期已经排满了,看能不能给你安排在后天。”
一开始我还是挺惊讶的,因为我以前做社群的时候,都是当天选品,甚至直接采集榜首或某个采集群,哪怕现在的选品业务,都是让客服当天选。
很多品的优惠券,大家是知道的,跑到一半,达过商家预期以后,商家会停券,所以别说提前一天了,就是提前半天也很难操控。
但是一些大团队可以做到提前选品,这需要对接的细节非常多,侧面说明了他们工作做的非常细致,起码在跑之前,这个单子的所有信息必须是掌握的。
二、验货
对于大团队来说,出一单佣金动不动几千几万,所以为了保证利润,也为了对群内的用户负责,通常都需要提前把准备要推的款先弄回来验一验。
拿到手以后,自己就可以看品质,零食就可以吃吃看味道看好不好吃、护肤美妆就可以涂一下看是否刺激皮肤、家居用品就可以看看功能是否正常、服饰类就可以摸一摸材质……
这个模式已经很普遍了,基本上大的团队都在操作,我自己的验货群,也会提供这样的验货服务,市面上也有很多这样的验货群,大家可以问问身边的朋友,多进一些。
有些团队拿到手以后,不只是看看品质,还会自己动手拍素材,还会有专门的妹纸负责出镜,这样相当于是给群里用户一个信号:希望大家尽量放心买,都是我们筛选过的,试过的。
能做好这块,肯定会对出单有很大提升。
三、测品
测品?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个词第一反应是什么,可能以为是验货,还真不是,测品是用来解决另外一个问题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碰到这样的情况,在推广之前觉得某个单子非常好,但是推 出去以后啪啪啪打脸没啥人买,或者觉得某个单子还行,推了以后非常爆。
原因很多,可能因为个人的喜好影响了选品,也可能因为对自己用户的属性不了解,也可能因为素材没做好。
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就要靠【测品】了,就是先在 几个群里进行测试,发单以后看数据,如果数据好,那就放到所有的群,如果数据不好就不推了。
这个逻辑有点类似于抖音,大家发一条抖音视频,抖音同样是先给小流量看效果,效果好才推给更大的流量,螺旋式上升。
还有很多点,时间有限,这期先写到这里。
我其实一边写一边在犹豫,要不要把这些写出来,会不会有不妥当的地方,于是我仔细回看了一遍内容。
发现这其实都是思维层面的事情,绝大部分人其实是当新闻八卦来看的。
一来不涉及实操,二来并不是每个团队都有实力来做这样的事情,三来更不会涉及到任何一个团队的名字或核心商业模式,所以想到这,我也就安心写了。
最后做个小预告,这两天我会做一期【微信直播】,讲讲自己做渠道跑单的一些经验和总结,中间会讲到一些别人的好的玩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终于可以把淘客圆桌的形式以视频方式呈现了,还是在微信体系内,尝试新鲜事情,还是蛮激动的。